今年品格教育的主題是在CHART裡的Appreciation,「感恩」。我們知道,雖然台灣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薪資水準,各種產業也有不同程度上的發達,但是在偏鄉地區,仍然有很多的孩子們,無法接收到和城市一般的教育資源,也因為城市和偏鄉的差距,造成了社會上M型化的發展,這個現象,不論對現在正在學習的孩子們,或是台灣的未來,都並不是很理想的狀況。
在教導感恩(appreciation)的過程裡,我常常會思考,我們要如何讓孩子們去理解「擁有」是多麼的珍貴;在探索的過程裡,總記得星雲大師的四給: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。大師剛來到台灣時,什麼都沒有,但他給予了他的時間和生命,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朋友們。久而久之,他的付出和給予,造就了現在的佛光山,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
我們從這個學期開始,讓孩子們有機會將自己的所學,到偏鄉的學校跟偏鄉的孩子們一起交流。畢竟是國際部,均頭的孩子們英語著實非常輪轉,從自我介紹到說大師的英語故事,他們都能很優雅的完成任務。但可能是過去比較少將自己的角色轉換成給予者,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也顯露了小小的緊張。
隨著孩子彼此的互動,他們一下子就打成一片了。(甚至一起打躲避球,還相約了下次一起打棒球!(笑)),也看到了去志願教學的每一個均頭小老師,臉上都充滿著成就感的笑容。
這個過程我一一看在眼裡,覺得星雲大師說的沒錯,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是一個修行,讓自己變成更幸福的修行。我也為我們均頭的孩子們感到開心,因為他們小小年紀就像大師一樣,學習付出和給予。他們將來的福報,必定遠遠超過我所聞所見的!
最後,我想要感謝我們的家長們,願意讓孩子們嘗試去給予。這個過程辛苦,還要準備破冰活動和備課,但我相信有一天,他們會想起這些志願的時光,帶給身邊的人,更多更滿的幸福。也謝謝埔里中正國小的師生們,給均頭國際部的孩子們有這樣的機會去付出!
Comentarios